朕闻上古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笔趣阁www.xbqg5200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文渊阁。

内阁所在地。

朱高煦破天荒地驾临此地。

一众学士翰林想要行礼,却被他挥了挥手阻止了。

此刻太子朱瞻壑正与太子太师李裪商议政务,似乎两个人还产生了矛盾,所以声音有点大,以致于完全没有察觉到,身旁还多出了一人。

朱高煦定睛一看,只见那奏章上面写着,苏松府发大水,百姓遭了水灾,请求减免今年赋税。

要知道,在大明朝以前,吴淞江下游为感潮河段,海潮反溯,使得上海一带年年洪水泛滥,一旦发大水,就会灾及松江、苏州、嘉兴等六府。

而朝廷以往的应对措施,就是该赈灾的赈灾,该减免的减免,反正给予了这些府州府极大的善意。

太子朱瞻壑之所以与太子太师李裪发生矛盾,就是因为二人对此事的处理办法不一样。

李裪毕竟是做了多年的**大王,并且一向奉行爱民如子的准则,一听说百姓受了水患,正饥寒交迫嗷嗷待哺,那作为帝王之君,肯定得立刻安排赈灾济民,该拨款的拨款,该减免的减免,主打的就是一个仁心。

可太子朱瞻壑却持反对意见,他怀疑这苏松府的水患根本就没有那么严重,因此他主张先行派遣钦差过去视察,粮草暂且不动,等钦差确认过灾情情况之后,再调动临近州府的储备粮食前去赈灾。

矛盾,也就此产生了。

李裪对朱瞻壑的做法嗤之以鼻。

毕竟救灾如救火,等朝廷钦差赶去苏松灾区后,再将消息传回朝廷,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大宋好儿郎

大宋好儿郎

史小刀
澶渊一战,大宋丢了大半个北方,也被辽人打断了脊梁!少年意气风发、鲜衣怒马,踏遍九州山河!执剑问寰宇,谁说大宋再无好儿郎?!
历史 连载 249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