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顿两馒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笔趣阁www.xbqg5200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荡荡了,倒也有几个人留下来吃午饭,贾环所言,就是一些家境贫苦的旁支子弟,省一点是一点。

而他们就不需要了。

秦钟四人从义学出,在贾环的指引下,前往临近的后街繁华之地,这里……固然是宁荣街的覆盖范围。

然,也有一些商贾往来,依靠这里数千人的吃喝用度,做起生意,时间一长,自然别有热闹。

秦瓦、钱槐等人后面跟着,阵势不小。

值午时中正后,头顶的太阳愈发晒人了,偏偏,街道上往来的人不见少,行走的货郎、叫卖的食摊、两侧的酒肆、店铺……。

“哈哈,老孙头。”

“快来给三爷来四串糖葫芦。”

“秦钟,他家的糖葫芦很好吃的。”

贾环不小气,在后街左看右看,终于在一个胡同口阴凉处找到了目标,一个年四五十的身材佝偻灰衣男子。

身前正有两处稻杆扎成的糖葫芦草垛,上面插着许多糖葫芦,大部分是山楂的果实,还有一些时鲜的瓜果小块而成。

“三爷!”

“您又来了。”

老孙头神色苍老,面容枯皱,听着熟悉的声音,眼角不自觉的笑意扩散,是贾府的三爷来了。

“来四串!”

贾环已经从怀中取出四文钱大方的递过去。

“三爷!”

老孙头笑着双手接过,而后从草垛上取下四个品相上等的糖葫芦小心翼翼的递过去。

“秦钟!”

“给!”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寒门崛起

寒门崛起

朱郎才尽
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,回到了明朝中叶,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。木讷父亲泼辣娘,一水的极品亲戚,农家小院是非不少。好在,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,四书五经八股文,专业也对口,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。国力上升垂拱而治;法纪松弛,官纪慵散;有几只奸臣,也闹点倭寇;但总体上可以说,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。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。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。PS:寒门
历史 连载 996万字